往昔盛极一时的“独角兽”企业,折叠屏手机的“开山鼻祖”柔宇科技,现已步入破产清算之境。其估值曾一度高达 577 亿元。依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 6 月 6 日所发布的公告,柔宇科技的破产清算案件已于 5 已获法院正式受理,且已指定管理人。欠薪丑闻四处传扬,柔宇的股权亦频繁为法院所冻结。据天眼查信息披露,柔宇科技再度新增两项股权冻结信息,冻结金额总计达 31.16 亿元,冻结期限自 2023 年 6 月 19 日始,至 2026 年 6 月 18 日止,执行法院乃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被执行者系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柔宇科技曾于一个月内五次沦为被执行人,其多家子公司亦被强制执行。除却强制执行,柔宇科技与其创始人刘自鸿还被限制高消费,沦为了“老赖”。2023 年 2 月,据天眼查信息所示,因柔宇科技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给付义务,其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限制公司及公司法人代表兼 CEO 刘自鸿的高消费。综合公开资料可知,刘自鸿被下达限制消费令达 6 次之多。
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柔宇科技存在32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29亿元。此外,18个历史终本案件被执行标的总额达1.04亿元,未履行比例达99.9%。与此同时,柔宇电子被执行总金额超27亿元,柔宇显示被执行总金额超29亿元。
天才少年刘自鸿,从学霸到科技逐梦者的传奇之路
在柔宇的故事里,有一个关键人物——刘自鸿。 1983 年,刘自鸿呱呱坠地于江西抚州南城的一个寻常工薪家庭。自幼,他便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聪慧天资,在学业上的表现堪称惊艳,成绩始终稳稳居于前列,是邻里街坊口中那个令人艳羡的 “别人家的孩子”。然而,他绝非传统意义上刻板木讷的书呆子形象。相反,少年时期的刘自鸿骨子里透着一股顽皮劲儿,逃课去打台球、沉浸在武侠小说的奇幻江湖中,这些在旁人眼中略显 “离经叛道” 的行为,却丝毫未影响他在学业上的高歌猛进。
高中毕业之际,刘自鸿凭借在全国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物理一等奖与化学一等奖的辉煌战绩,成功获得了清华大学化学系的保送资格。这本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殊荣,可刘自鸿心中却另有盘算。对物理专业的执着热爱,驱使他毅然放弃保送名额,选择与同龄人一同踏入高考考场。最终,他以抚州市理科状元的傲人身份,昂首挺胸地迈进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神圣殿堂,开启了他人生中更为璀璨夺目的学术之旅。
踏入清华校园的刘自鸿,仿佛如鱼得水一般,迅速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他不再满足于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学习,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实践创新领域,一头扎进了发明创造的世界,热衷于参与各类科技竞赛,试图在实战中检验并提升自己的能力。本科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自鸿察觉到了日常生活中电热毯存在的一个恼人问题:其加热功能无法精准地控制温度,导致使用时要么温度过低,让人感觉寒冷依旧;要么温度过高,给使用者带来不适甚至安全隐患,这与实际使用需求严重脱节。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却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了刘自鸿的心中,激发起了他强烈的探索欲与解决问题的决心。此后,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之中,日夜琢磨,反复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四那年,他终于成功发明出了一套独具创新性的 “人体生物智能传感及应用系统”。这套系统的精妙之处在于,它能够精准地检测人体毛孔的扩张程度,以此为依据自动调节电热毯的加热状态。当人体因温暖而升温、毛孔扩张时,系统会迅速做出反应,停止加热;而当人体温度下降、毛孔收缩时,又会适时地启动加热功能,从而实现了电热毯温度的智能精准控制,极大地提升了使用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2003 年,刘自鸿怀揣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相关比赛,凭借其创新性与实用性,一举斩获挑战杯特等奖,瞬间在科技界崭露头角。这一荣誉的加持,不仅为他赢得了学界的广泛赞誉,更为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商业机遇。不久之后,便有企业慧眼识珠,以高达 300 万的价格买下了他的这项发明专利。就这样,刘自鸿在大学毕业之际,便凭借着自己的发明创造天赋,成功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顺利跻身百万富翁的行列,完成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华丽的转身,也为他日后更为宏大的科技创业梦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清华顺利完成本硕学业后,刘自鸿站在了人生的又一个关键十字路口。此时,他的面前摆放着两份极具分量的橄榄枝 —— 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这无疑是一份令人幸福却又倍感纠结的 “烦恼”。面对这艰难的抉择,刘自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深知,这两所世界顶尖名校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与优势,无论选择哪一所,都将对他的未来产生深远而不可逆转的影响。在反复权衡与内心挣扎之后,他决定将自己的困惑与迷茫公之于众,于是在当时清华学子们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 水木清华论坛上,发布了自己的烦恼与疑问,寻求众人的意见与建议。
命运的齿轮在此刻悄然转动,一篇长达 5000 余字的匿名回复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刘自鸿前行的道路。回复者以自己丰富的留学经历与深刻的人生感悟,为刘自鸿详细剖析了两所学校的差异与特点:“倘若你志在学术研究,渴望成为一名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的科学家,那么剑桥大学无疑是你最佳的选择。这座拥有 800 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名校,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孕育出了无数在科学界熠熠生辉的知名学者,其深厚的学术底蕴与严谨的治学氛围,将为你提供最为纯粹与优质的科研环境;然而,若你心中怀揣着科技创新创业的宏伟蓝图,憧憬着在商业与科技的融合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那么斯坦福大学则更具优势。它以其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及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而闻名于世,能够为你提供广阔的平台与丰富的资源,助力你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与服务,开启属于自己的科技商业帝国。”
刘自鸿本就性格活泼好动,内心深处对未知的挑战与创新充满了无限渴望,对于那种埋首于实验室、日复一日从事纯科研工作的生活方式,他显然难以满足。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决然地听从了匿名回复者的建议,选择了斯坦福大学作为自己继续深造的舞台,向着科技创新创业的梦想彼岸奋勇前行。
踏入斯坦福大学的校园,刘自鸿仿佛置身于一片天才汇聚的浩瀚星空之中,周围皆是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才华横溢的牛人。然而,在这片星光熠熠的环境中,刘自鸿依然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光芒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在确定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时,他再次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与非凡的勇气。当大多数同学都选择在已有的研究领域中寻找课题时,刘自鸿却将目光投向了一片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他凝视着那些传统的、方方正正的屏幕,心中不禁萌生出一个大胆而极具前瞻性的想法:能否打破常规,运用创新的技术与材料,将这些僵硬的屏幕转化为柔软可弯曲的形态,从而为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与应用场景?
当刘自鸿满怀激情地将这个前所未有的想法向自己的导师倾诉时,导师的脸上瞬间露出了既惊讶又无奈的复杂表情。惊讶的是,在他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从未遇见过像刘自鸿这样敢于自主提出全新研究方向的学生,更何况还是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学生,其创新思维与勇气着实令人钦佩;无奈的是,面对如此前沿且几乎无人涉足的课题,导师自己也缺乏足够的经验与知识储备,难以给予刘自鸿实质性的指导与帮助。
然而,刘自鸿骨子里那股不服输、不放弃的劲头在此时被彻底激发出来。他深知,创新之路本就充满艰辛与挑战,若因缺乏指导而轻易放弃,那将永远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于是,他凭借着自己的执着与信念,一次次地与导师深入沟通交流,详细阐述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愿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导师最终被他的热情与决心所打动,积极协助他四处筹措资金,为他的研究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就这样,刘自鸿在这片几乎无人问津的荒芜之地,开启了他孤独而又充满希望的柔性电子显示半导体材料研究之旅。
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刘自鸿如同一位无畏的探险家,在柔性屏研究的未知领域中艰难前行。他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面对无数次的实验失败与技术瓶颈,他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与动摇。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与卓越的智慧,他不断地调整研究策略,优化实验方案,一点点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逾越的难关。终于,在这片荒芜之地,他成功地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博士学业,成为斯坦福大学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此项纪录创造者。他的这一壮举,不仅为自己赢得了无上的荣誉与尊重,更为全球柔性屏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后来柔宇科技的创立与崛起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天才少年的科技帝国
2006 年,刘自鸿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以破纪录的速度毕业,随后进入 IBM 纽约全球研发中心,拿着令人艳羡的高薪,从事半导体研究工作。然而,安稳富足的生活并没有磨灭他心中的创业梦想。2012 年,刘自鸿毅然辞去 IBM 的工作,踏上了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创业征程。凭借着对科技的敏锐洞察力和无畏的勇气,决心在科技领域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同年 5 月,刘自鸿在深圳、香港和硅谷三地同步创办了柔宇科技有限公司,将主要的研发方向聚焦于当时尚处于前沿探索阶段的柔性屏领域。
柔宇科技及其创始人刘自鸿的出场可谓自带光环:由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曾任职于世界500强知名IT企业的美国海归博士团队创立的高科技企业;创始人刘自鸿也被外界称为技术天才,具备过人的创新天赋。创业之初,刘自鸿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压力。为了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公司的研发和运营中,他给自己定的工资每月只有 3666 元。凭借着创新的理念和前瞻性的技术规划,成功获得了深创投、松禾资本、苹果天使基金的数千万元 A 轮融资。2013 年,柔宇科技再次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获得了 IDG 资本、深创投、松禾资本的 B 轮数千万美元融资。这些资本的注入,为柔宇科技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IDG 资本作为业内知名的投资机构,其对柔宇科技的青睐,进一步证明了该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4 年,在刘自鸿卓越的领导下,柔宇科技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功研发出一款厚度仅为 0.01 毫米的全彩 柔性屏。这一成果在当时的科技领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要知道,在如此薄的厚度下实现全彩显示并且保持良好的性能,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同年 8 月发布了世界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器,厚度仅为 0.01 毫米,卷曲半径可达 1 毫米。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果,不仅让柔宇科技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大放异彩,也为整个显示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一次显示技术的重大突破都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巨大变革,而柔宇科技的这一成就无疑有望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2017 年,柔宇科技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顺利完成了 C 轮、D 轮融资。同年 7 月份,刘自鸿还曾在一场科技峰会上与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进行了深入交流。这次交流无疑为柔宇科技带来了更多国际视野和前沿理念,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8 年,对于刘自鸿和柔宇科技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刘自鸿在深圳建成投产了全球首条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这标志着柔宇科技在技术产业化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同年,他们还发布了全球首款消费级折叠屏手机 柔派,并在国内外储备了 3000 余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
柔宇的辉煌时期亦是刘自鸿最为春风得意的数年。同年 5 月,刘自鸿作为科创企业的杰出代表,受邀出席于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改革开放 40 周年、中国科协成立 60 周年座谈会”。于会上,面对诸位主要领导,刘自鸿自信洋溢、激情澎湃地阐述柔宇的发展历程与宏伟愿景。或许在彼时的他眼中,自己正在引领世界新一轮的技术浪潮。
帝国的没落
早在 2019 年,便有相关消息传出,称柔宇科技欲赴美股上市,然而最终此计划未能如愿实现。2020 年,该公司在完成上市辅导工作后,正式向科创板发起冲击。依据彼时所披露的招股书,柔宇科技在发行之后的估值将达 577 亿元之巨。然而,时至 2021 年 2 月,柔宇科技却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当时的招股书(申报稿)表明,柔宇科技拟募资 144.34 亿元,用于柔性前沿技术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方面。其中,补充流动资金的需求高达 72 亿元。由此可见,当时的柔宇科技已然面临着颇为巨大的资金压力。
招股书同时显示,2017 年至 2020 年上半年期间,柔宇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0.65 亿元、1.09 亿元、2.27 亿元以及 1.16 亿元。柔宇科技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9 亿元、-8.02 亿元、-10.73 亿元以及-9.61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是-3.59 亿元、-7.86 亿元、-9.86 亿元以及-7.44 亿元。在这三年半的时间里,柔宇科技累计亏损达 31.95 亿元。
柔宇自成立以来,虽屡次获得资本的垂青,但在市场中始终难以准确寻得自身定位,由此为其后续的溃败之局埋下了伏笔。根据官网介绍,柔宇是一家全柔性显示屏和全柔性传感器生产商,致力于让人们感知世界。但与此同时,柔宇还向消费市场提供包括折叠屏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在内的全系列新一代人机互动产品。这一定位意味着柔宇一方面企图向上游提供柔性显示屏,另一方面又向下游提供C端产品,可谓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企图全面通杀。这一定位看上去很美好,但如同艳丽的蘑菇,虽美丽但也毒性十足。柔宇很显然已经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虽然柔宇早在2014年便发布第一代产品全柔性显示屏,但它一直未能找到具体的应用场景,而且市场也仍然在观望。这逼迫着柔宇沿着产业链下游开发产品,企图教育消费者,开拓新市场。为此,柔宇需要自建生产线。于是2015年底,柔宇开始在深圳龙岗区坪地建设“全球首条类6代(5.5代)全柔性显示屏生产线”。按照规划,一期产线每年能生产280万片屏幕。二期投产后,年产能将增至约880万片。
不过由于缺乏经验,柔宇产线的建设效率较低。从立项到一期正式投产,柔宇整整用了2年半的时间,而同行维信诺只用了1年8个月。另外,柔宇的资金利用效率也稍逊一筹。深天马和维信诺的 5.5 代柔性屏产线的投资都在 45 亿元左右,而柔宇一期工程则花了60亿元。更加糟糕的是,2017年10月,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OLED产线宣布量产,比柔宇5.5代产线的投产还早了半年之多。
在2014年到2016年期间,柔宇科技相继研发出了柔性家庭影院、电视显示器、平板电脑等产品。还宣布未来要进一步研发穿戴式产品,让柔性半导体真正深入每个人的生活。但尴尬的是,市场对其产品却不买账。
以柔宇旗下拳头产品(柔派)手机为例,从对外发布到5个月,始终未能大规模发售。有粉丝曾向柔宇反馈手机滑动时的画面拖影问题,但得到的回复却是“华为不是也有这问题”,“这可以解决,但没有必要”。一位柔宇手机用户就曾抱怨,手机刚买2个月,屏幕已经磨破。之后送到官方指定的维修公司,竟然要用2499元换屏,直呼后悔。
据柔宇招股书显示,2020年上半年,柔派手机平均单价为5985元,其累计销量不超过1.5万部。到了下半年,据《清流实验室》报道,柔宇开始处理卖不出去的手机存货,一批流入华强北的柔派 1 手机,定价从 8999 元降为了 3000 余元。
此后其还发布了第二代折叠屏手机 2,官网显示8G+256G的售价为8788元。
产品的销量表现差强人意,这一状况直接导致了生产线产能利用率处于极其低下的水平。早在 2017 年,柔宇便以豪迈的手笔投入 100 亿元,在深圳龙岗精心打造了两条超薄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触控产品量产线。其初衷无疑是充满雄心壮志的,期望能够在新兴的柔性显示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然而,自这两条生产线建成以来,无论是令人瞩目的折叠屏,还是备受关注的折叠手机,市场都未能迎来期盼中的爆发式增长机遇。柔宇的生产线在这种市场态势下,大量设备处于闲置状态,产能利用率仅仅只有 5.3%。这意味着巨额投资所构建的先进生产线,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和低效运转之中,资源被严重浪费,预期的高效生产和丰厚回报未能实现。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虽然柔性显示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吸引力,但市场的接受和普及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而柔宇显然在市场预判和产能规划上出现了偏差,导致了当前的尴尬局面。
过去几年,包括三星、京东方在内的传统显示屏厂商主导的柔性屏技术路线是LTPS 路线,使用的背板材料是低温多晶硅。但柔宇却特立独行,走的是自主研发、独一无二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路线(ULT-NSSP),使用的是非晶硅材料。这意味着柔宇需要在研发上投入巨额资金,以保证其技术先进性和独创性。一份2020年柔宇的上市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柔宇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60亿元、4.88亿元和5.86亿元,规模持续扩大,分别占营收比重的247.87%、447.88%和258.25%。换言之,柔宇每卖出1块钱的产品,就得投入近3块钱研发。
由于柔宇的产品始终难以在市场上打开局面,且投入越来越巨大,投资人开始对柔宇丧失信心,柔宇在资本市场拿钱变得愈加困难。公开信息显示,自2020年5月获得最后一笔F轮融资后,柔宇再也没有宣布过新的融资消息。除了一级市场的不顺,柔宇的多次冲击上市也未能成功。2020年初,柔宇开始尝试在美国上市,但后来主动取消了计划。到了2020年12月,柔宇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但在三个月后也撤回了上市申请。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去年12月,多名员工在接受采访时称,已被公司拖欠薪酬长达一年,近两年离职的员工也未发放拖欠的薪资,累计欠薪金额约4000万元。今年5月28日,柔宇科技公众号曾发布《关于柔宇历史若干不实言论的澄清》。对“核心技术源自国外,不是自主原创”“产线良率低,设备落后,无法量产”“上市只为圈钱,追求高估值,不上市就躺平主动破产”等不实言论进行了澄清。
但造血能力不足、融资不畅,持续亏损,柔宇开始走下神坛,近年更是丑闻缠身。今年3月29日,柔宇科技一员工称,从2022年9月至今,他6个月内收到了5封欠薪邮件,邮件的内容都大致相同:“公司融资正在推进,资金即将到账,马上补发工资”。据其计算,柔宇科技拖欠他的薪水已有近10万元。该员工还称,柔宇科技员工人数已经从1800下降到了700。另外,部分副总裁级别高管也出现被拖欠薪资的情况。副总裁以下的管理岗当年3月拖欠的薪酬到5月份发放,7月的工资到9月收到50%;8月的工资9月正常发放,9月工资10月只收到40%。此后,薪酬发放开始越来越混乱。
天眼查信息显示,柔宇科技又新增两项股权冻结信息,冻结金额合计31.16亿元,冻结期限自2023年6月19日至2026年6月18日,执行法院为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被执行人为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记者梳理,柔宇科技曾一个月内五次成被执行人,多家子公司也被强制执行。
2024年11月18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连发多份公告,裁定深圳柔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柔宇电子”)、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柔宇科技”)、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柔宇显示”)破产。
至此,梦想“把世界掰弯”的柔宇科技,终究“被梦想掰弯”,成为科技大舞台的一段历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admin,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墨迹游戏网。
原文地址:《01. 500亿独角兽归零,梦想“把世界掰弯”却“被梦想掰弯”的柔宇》发布于:2024-12-22